11月8日上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的批示。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大力弘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堅決把川藏鐵路建設成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創新工程、廉潔工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國鐵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楊宇棟,黨組副書記甄忠義,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文新,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楊省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鐵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姜文鵬,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錢銘出席會議并交流學習體會。
會議指出,川藏鐵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世紀性戰略工程。中央作出全面啟動川藏鐵路規劃建設重大決策以來,國鐵集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川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協調組織有關各方連續奮戰、攻堅克難,集中力量開展地質勘察大會戰,深入細致比選線路方案,全面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科學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會議強調,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建設川藏鐵路的重大意義,對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發出了川藏鐵路開工建設的總動員令。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鐵路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給川藏鐵路全體參建者和鐵路廣大干部職工以極大鼓舞和鞭策,為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強大政治動力。全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清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鐵路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擔當作為,奮勇投身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堅決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好,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黨中央的信任。
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國鐵集團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川藏鐵路工程建設的組織領導。國鐵集團黨組及時研究決策工程組織實施中的重大問題,調集組織全路和各參建單位資源推進工程建設;川藏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要落實具體組織工程建設職責,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研究決定并推動落實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事項;國鐵集團有關部門和所屬有關單位要落實職責分工,發揮專業優勢,為川藏鐵路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川藏鐵路公司要加強項目管理,切實擔負起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投資控制等項目管理和推進實施建設責任。同時,要協調參建各方,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確保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安全優質、協調有序推進。
會議指出,要落實“科學規劃、技術支撐、保護生態、安全可靠”的總體思路,堅持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細化優化工程實施措施和技術方案,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工程建設??茖W、務實推進“兩隧一橋”工程建設,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積累施組經驗,系好川藏鐵路工程建設“第一粒紐扣”,為全線工程建設提供試點和示范。抓緊組織研究東西兩段的重大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集中專業力量完善初步設計方案,持續優化施工圖設計,堅定不移地推進高質量開工建設。督促指導相關設計單位,加大中間段定測鉆探力度,同步開展初步設計等相關工作。要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入開展動態設計,建立健全管理監控和應急響應機制,科學應對工程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和挑戰,確保各階段工程安全優質。
會議強調,要加強現場技術專業管理,選優配強領導力量、專業管理力量和技術力量,確保川藏鐵路建設安全優質、協調有序推進。川藏鐵路公司要優化領導班子工作分工,加強對一線施工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完善公司治理,科學界定權責,建立規范高效的決策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體系,持續優化管理制度和機制,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堅實保障。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統籌協調規范對現場的監督檢查指導,最大限度減少對現場的干擾,保證一線建設者集中精力抓好工程實施。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匯聚起萬眾一心推進工程建設的磅礴力量。加強與國家川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協調聯動,積極主動做好溝通對接,形成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要緊緊依靠川藏兩省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加強與川藏兩省區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積極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配合,統籌做好科技創新、環評水保、衛生保障、施工配套等各項工作,為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鐵路總工會主席,國鐵集團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法律顧問,國鐵集團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